找园林景观设计、做园林绿化工程,北京五环清馨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您的生态绿化专家!
上一张 下一张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 景观知识 > 园林文库 > 正文

朱育帆教授:读画与读景相似,如何实现绘画与园林之间的转换?

  从家学角度来说我和艺术还是有一些渊源的,尤其是我母亲的祖辈出了不少非常出色的画家,虽说我跟他们生前没有见过面,但是整个家族的血脉体系都是跟艺术相关的,尤其是跟国学或者绘画相关的,我也从中获益。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即便我父亲是学通讯的,我母亲是学物理力学的,都跟艺术完全没关系,但我从小就是非常直觉地喜欢绘画,与同龄人相比非常明显;在当时那个时代其实就是看你是不是自发的。当然现在这个时代小孩子不一样了,很多就是被家长成心地去压迫式的培养。
  我在那个时期呈现出明显的喜欢绘画的倾向,就是会对图像特别感兴趣,在当时的那群孩子里边还是很突出的。所以我母亲就通过同事的关系找了个老先生,有幸地是碰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国画家,而且是学理工科出身的。这点跟其他专业画家还不太一样,他有一半精力是在他的专业上,一半精力是在绘画上。他早年师从于王梦白,北京的一个顶尖级的大画家,王先生一生收了两个重要的徒弟,一个叫王雪涛,是中国近现代花鸟画家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还有一个叫王羽仪,也就是我的老师。
  我和我的老师在年龄上相差很多,我那个时候大概八岁吧,他八十岁。反正就是这个级差,差不多意味着爷孙。对于当时他做的所有事情我是没有理性判断的能力的,只有感觉。而且他教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就会跟随这种感觉,但你并不知道是为什么。当然他会跟你说,比如你现在技术不行,但是你是有艺术感觉的——他会给你这样一种评价。
  我跟他大概从一二年级开始学画,一直到初二,然后因为要考高中就放下了。这段从芥子园开始练起的学画经历,虽不能说是一个强度很大的专业级的训练过程,但在后来对我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因为它几乎给你一个审美的定格,这会渗透在你做设计的每一个判断上。当然后期还有来自北京市少年宫的国画组老师的培养,还包括我的亲戚,也是一些非常出色的艺术家的点拨和培养。
  这些经历使我在读专业之前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艺术本底,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没有那么迷茫。可能有很多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很苦恼,因为他们没有目标,但我的目标非常明确。我理工科不算很差,所以可以选择文理相兼的方向,建筑设计或者园林设计就成为了我第一选择。因为综合的原因,我最后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学习。
  在我们那个时代,园林专业还没有进入一个综合的教育模式,主要还是看你是不是能够画得好,所以进入大学之后,我在绘画上的优势非常明显,但其实仍旧不知道设计是什么,就跟王老先生带我的时候一样,我不知道他教我这样画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反正这么画我就很喜欢。这个专业也是一样的,当你真正领悟什么是设计其实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阶段。我就在林业大学这样一个综合环境下继续成长,直到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确实有一次比较大的飞跃,我突然之间领悟到一些东西。而这个时期对于绘画和设计的领悟其实是并齐的,这两者本身便纠结在一起,到后来在工作以后我才尝试把这两者拨开。我渐渐地摸到一些很朦胧的规律,掌握了一些专业绘画的技巧,专业绘画跟纯艺术关注点不一样,它培养的重点往往对应于把握设计本底的准确程度,所以需要修正你对于绘画的感觉。
  直到我大学四年级,就是保送研究生进来之后,仍旧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学习。其实除了绘画表现热情我并不觉得我掌握了太过出色的技巧,只是还行,但在研究生期间我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改变。
  在我们那个时代看的绘画基本是钢笔画、水彩画或水粉画这些和专业绘画产生直接关联的画种,其中水彩画最受推崇,华宜玉、漆德琰等从事建筑美术教育的老先生的绘画是公认的标杆,大学四年级在杭州实习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画展上让我直接对比了他们的画和来自美术学院艺术家们水彩画的差别,当时感触是很深的,尤其是画面厚度和力量感方面,在画展的书店里我接触到高清印刷的怀斯(Andrew Wyeth)的画,再次产生触动,这次是在技巧和情感方面。其实我最早看到怀斯的画是在中学美术课本上,里面有一张画叫《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我印象特别深,因为当时的感受可以用厌恶来形容,我觉得画得太不好了,那时我还完全读不懂。
  但后来当我再次去综合阅读这个画家的时候,我发现他背后的东西太多了,然后才渐渐地领会到他的这种综合优势,从技术上升到情感。当然他是很特别的一个画家,在美国艺术史上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会渐渐地尝试去阅读他的东西,后来我就购买所有能够买到关于怀斯的书,因为我觉得他对于物体的认识是远远超过很多其他画家。我还真读懂了,读懂了之后我尝试把他的技术返回来运用在我们的专业上。这会渐渐影响你对于风景的看法,这实际上是艺术领域的一个代入方法,它是视觉代入。在我能够读懂并尝试运用这种绘画的时候,我的价值观也在发生一些偏移。这些主要是发生在我研究生时期,因为我觉得我在研究生期间谈不上什么设计,基本上只是通过绘画来表现设计。所以在这个时期,绘画上的审美和技巧其实是可以传染过来的,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视角会深受其影响。
  但在那时候我仍旧没有机会去做实体的东西,直到进入清华大学之后,我跟随吴良镛先生做一些重要项目的设计,渐渐地有机会去在实体空间里想这个事,发现实践中的设计思考和简单代入之间其实还是有着非常大的距离。再到后来我遇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项目,就是2001年做的北京四合院的一个改造,对我来说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始领悟实体空间设计的项目,虽然它的改造动作很小。
  我自己所尝试的是把场地当成画来理解,这里所谓“读画”的“读”背后其实跟读场地一样,你需要阅读出场地本身给你带来的信息。由于设计不会是全然的恋旧,你肯定会尝试重组信息,重组的时候你会受到场地信息的明确影响,这个影响是基于你的判断的。其实这个视角跟我研究园林史也有关系,在园林史中你会把一个过去的东西当成一个历史对象去研究,从设计上讲它可能是对你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实体。
  我之所以强调“读”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有很多信息都是靠阅读场地读出来的,比如最典型的就是青海原子城项目,前提条件是大家都要面对同样一个场地,非常明确的拥有树的场地,但你需要做的是解构场地的信息,如博物馆的信息、户外使用信息,然后到现场勘察,再综合考虑气候等条件阅读出它自己的价值,窥见它发展到最后会是怎样的轮廓,你才能因借之去施加拳脚展开设计,这个其实就是所谓场地型的设计师。我想这可能跟绘画是无法分开的,因为它的触媒原发点是视觉的敏感性。
声明:感谢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北京五环清馨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我们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标明。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010-62858902
客服电话
客服电话:010-62858902
客服传真
客服传真:010-62595813
在线QQ
在线QQ: 2592126028

扫描关注清馨园林公众号